饮用水水质问题无小事,用 100% 的努力去消除 1% 的隐患,早已成为供水行业的共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供水水质,水专项研究创新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太湖流域、京津冀、黄河下游、珠江下游、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综合示范与推广应用,为破解供水全流程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水作为大众的“第一食品”,从源头到龙头的生产过程并不简单。在温度、环境、工艺等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取水、净水、输水、配水乃至用水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影响用水体验的问题。其中有一些问题能够让我们直接感知,比如水龙头流出的“黄水”、自来水中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烧开的自来水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白色漂浮物等。
水源通常包括地表水水源( 江河、湖泊、水库等 ) 和地下水水源。如果将饮用水看作“产品”,水源则是饮用水的重要“原材料”。政府部门和供水企业也会采取法律、工程和技术等手段来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将原水加工成成品的“工厂”就是我们的自来水厂。在水厂中,我们通过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来确保水
这里所说的水质变化,不是河流水质的正常周期性日变化或年变化,也不是指受附近污染源影响而产生的水质随机性变化,而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在大区域或流域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具一定方向性的水质变化趋势,这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Gert Knutsson 于 1994 年指出,进行这样的研究至少要 15 年以上连续的
国际上早期的河流水化学论文大多发表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3 。我国的第一篇河流水化学论文《中国河流水化学特征》发表于 1963 年。该论文利用我国最初 3 年(1957~1960 年) 的水质监测数据,从全国角度对我国河流水化学的总体特征及区域分布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编制了《中国河流水化学图》、《中国河流矿化度图》及《中国河流
如前所述,国际上的水质监测始于 19 世纪末,与之相比,我国河流水质监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迅速。目前,我国有两大水质监测系统。(1) 我国水利部门的水质监测自1956 年起,我国水利部在全国 500 多条大、中河流上相继建立了 900 多个水质监测站,对河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气体、主要离子和营养元素等进行监测,
在环境科学的大分类体系中,河流水质研究属于水环境化学范畴。什么是水环境化学? 恰好 2002 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修订版) 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的。本人有幸参与了这一条目的写作。现将该条目对水环境化学对象与任务的讨论摘引于此。当前中国学者对水环境化学的对象和任务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水环境化学是在
河流是陆地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系统是地球表面水循环、碳循环、营养物循环和泥沙循环的最主要的通道,是陆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岸带的水体功能。河流遍布陆地上的每一片区域,是离人们居住点和工作点最近的水体,是最易为人们获取的资源,也是最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和最易遭受污
水体的水质状况用各种水质参数进行描述。水质参数可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水质的物理参数是指用各种物理方法所测得的与水生生物栖息地有关的水质信息,如水体中光的散射情况、水的颜色、温度、电导度 ( K.,水在 25C时传输电流的能力,其大小由水中带电荷溶质的总浓度决定)、水体中悬浮物的数量和粒径分布、水
“水质”(water quality) 一词的字面意义是“水体的质量”(the quality ofwater bodies) 或“水环境的质量”(the quality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由于有众多因素影响水质,水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停地变化。又由于有众多参数可用于描述水质,特别是由于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水质的关注点不同,学者难以对“水质”